極目新聞記者 吳漢
攝影記者 鄒斌
通訊員 陳桵
實習生 羅睿杰
1月9日,伴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,武漢市江岸區(qū)百步亭社區(qū)中心廣場迎來了晨練的市民。極目新聞記者看到,該廣場體育設施完善,門球、籃球、足球、網(wǎng)球等場地整齊分布,球場周邊的健身器械、健身步道和草地上也聚集著前來晨練的市民。
太極拳、廣場舞、健身操、交誼舞……各支隊伍在自己熟悉的“地盤”上以自己喜歡的健身方式,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。
在籃球場內,72歲的馮有華嫻熟運球,跳投得分,一氣呵成,就連超遠三分投籃,命中率也很高
博魚官網(wǎng)APP官方網(wǎng)站。由于常年練習籃球,馮有華和他一起的幾位伙伴各個身姿挺拔,精氣神十足,一點兒也看不出是古稀老人?!拔覀儙缀趺刻於紒磉@里晨練,打起球來就特別來勁兒?!瘪T有華說,“這里環(huán)境非常不錯,籃球場不僅免費,還升級成了塑膠場地,既安全又舒服?!?
近年來,全民健身熱潮持續(xù)升溫,全時段、全人群、全項目、線上線下全覆蓋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就在老百姓身邊。武漢兩會期間,如何讓家門口的健身場所從有到優(yōu)成為與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。
伴隨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,76歲的何先生如往常一樣,步行僅10分鐘便抵達了健身器材區(qū),開始了他的晨練時光?!敖∩碓O施一年比一年多,還經(jīng)常更新,我們老百姓鍛煉更方便、更舒心了。”何先生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
博魚boyu(體育)官網(wǎng)
在武漢市政協(xié)委員、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教授陳元欣看來,“舉步可就”的全民健身設施覆蓋率不斷提高,讓群眾更好地享受到了健身帶來的益處。
“我們要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,加大體育公園、健身步道、露營場地等戶外運動設施供給,打造全民健身新空間、新載體?!标愒勒f,在城市方面,應落實新建小區(qū)健身設施配建標準,推進健身設施進小區(qū)、進樓宇、進商場。
今年,陳元欣還提出了老舊小區(qū)改造中加快嵌入式健身設施建設的建議。“老舊小區(qū)健身設施在投入使用后缺乏長效運營管理機制,致使設施大量被侵占或被挪用改變功能,加劇了小區(qū)內健身服務設施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??梢岳美吓f小區(qū)周邊邊角地、公共空間、存量土地、低效用地通過新建、改擴建、復合利用等方式建設嵌入式健身設施?!?
(來源:極目新聞)

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“極目新聞”客戶端,未經(jīng)授權請勿轉載,歡迎提供新聞線索,一經(jīng)采納即付報酬。24小時報料熱線027-86777777。